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椭球体放矿理论的后和睦山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基于椭球体放矿理论的后和睦山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和睦山铁矿-200 m中段后和睦山矿段主体的采矿方法,但存在采场结构参数(分段高度为12.5 m,进路间距为12 m,进路规格为3.2 m×2.8 m)不合理问题,2条相邻进路之间的脊部矿石在下一分段难以回收.为尽可能回收脊部残留矿石,通过对椭球体放矿理论的研究,确定适合后和睦山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①采场合理的分段高度取值范围是12.15~12.57 m,目前后和睦山矿段采用的12.5 m分段高度是合理的;②通过最优回采进路间距经验公式计算,回采进路间距以8~10 m为宜;③根据最优放矿步距的计算公式和合理崩矿步距选择原则,确定了后和睦山矿段崩矿步距为1.7~2.6 m.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国平、董亚宁
展开 >
作者单位:
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椭球体放矿理论
结构参数优化
出版年:
2021
DOI:
10.3969/j.issn.1674-6082.2021.09.035
现代矿业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代矿业
影响因子:
0.33
ISSN:
1674-6082
年,卷(期):
2021.
37
(9)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