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20世纪30至40年代于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论20世纪30至40年代于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世纪30至40年代是上海的“孤岛时期”,影剧家于伶能够让自己在险恶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孤岛斗士”,是为传奇.他戏剧创作及剧评成绩斐然毋庸置疑,而彼时他在电影作品创作、电影评论,尤其是其数篇影评文章,对我国早期电影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的确立,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度影响.于伶电影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其发表在《申报》的《电影专刊》专栏、《电通画报》《联华画报》上的影评文章;香港“光复”初期的粤片评论工作及影评文章;以及《无名氏》《聂耳》等电影剧本的创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候雅涵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于伶
左翼电影
电影评论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18ZDA262
出版年:
2020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TPCD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084
ISSN:
1003-0549
年,卷(期):
2020.
(5)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