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声音视角看非遗题材电影的创新表达——以电影《百鸟朝凤》为例

从声音视角看非遗题材电影的创新表达——以电影《百鸟朝凤》为例

扫码查看
近年来,声音在影视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和研究,声音和画面各自发挥不同功能又共同作用于影片.声音和画面相互配合能够增强叙事的真实感,拓宽电影空间的层次感,加深情感表达的深度.吴天明导演执导的《百鸟朝凤》巧妙地使用了声音元素,讲述了唢呐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塑造了影片强烈的民族性风格特征.本文将从声音的区域性、声音的对立关系、声音在不同段落的重复,以及唢呐声的引申义等四个方面,对影片声音的民族性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唢呐艺术走向衰落的原因所在,以此展现唢呐艺术的困境,对时代变革下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思考.

张心茹

展开 >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电影声音 《百鸟朝凤》 非遗 民族性

2024

人文天下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

人文天下

影响因子:0.093
ISSN:2095-3690
年,卷(期):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