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节庆类非遗文化空间演变及再生产——以烟台渔灯节民俗庆典为例

节庆类非遗文化空间演变及再生产——以烟台渔灯节民俗庆典为例

扫码查看
渔灯节是烟台黄渤海新区沿海渔民特有的海神祭祀活动,主要流传于芦洋、初旺等村落.随着时代发展,渔灯节祭祀形式发生了变化,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祭海仪式逐渐转变为官方指导下的舞台化展演.节日的祭祀功能渐衰,表演性和娱乐性占据主导地位,渔灯节文化空间由神圣性转向世俗性,逐渐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一部分,承担了一定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渔灯节文化空间不断进行着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方面,地方社群的等级秩序、身份认同、性别秩序依托渔灯节庆典仪式的周期性展演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国家话语介入民俗仪式,促进了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感的产生.

刘雨彤

展开 >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渔灯节 文化空间 文化再生产 公共文化空间

2024

人文天下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

人文天下

影响因子:0.093
ISSN:2095-3690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