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旧说的"心为已发"和格物思想都处在偏"动"的一面,导致格物没有"大本"的确立,造成没有方向的穷理,已发的心灵活动难以去把捉变化的"一息之念".朱子带着旧说的疑问,走向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为学路径.随着中和新说的提出,朱子的心性思想由原来的"心为已发"变为"心贯通于已发未发",工夫也就变为未发的存养和已发的省察,"主敬"的工夫也贯通于存养和省察之间.朱子在中和新说的影响下,走向了"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的道路,这也影响到其格物思想的发展,在大本已立的基础上去格物,人之主体性的知识将不断扩充,心之全体大用亦会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