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戏曲拉场戏的演变与创作特点——以《二大妈探病》为例
戏曲拉场戏的演变与创作特点——以《二大妈探病》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拉场戏是以二人转班底为基础的代言体表演,是以一人一角为固定角色的戏曲表演体制,区别于狭义上的二人转.据《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记载,拉场戏始于 1840 年左右,有传统剧目四五十出,在东北地区广为流传.其中,《二大妈探病》以其丰富的表演内容一直备受观众青睐,历经百年发展形成众多版本.本文纵观其历史演变过程,对剧中人物设置、表演内容、情节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梳理,探究《二大妈探病》如何在创作观念、音乐追求、表演形式和时代创新四个角度体现拉场戏的创作特点.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姝月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关键词:
戏曲
拉场戏
艺术创作
《二大妈探病》
出版年:
2024
人文天下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
人文天下
影响因子:
0.093
ISSN:
2095-3690
年,卷(期):
202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