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梅兰芳"神话戏"的情致书写与意象建构
论梅兰芳"神话戏"的情致书写与意象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戏曲剧作家齐如山受到当时欧洲演剧风潮影响,编写了大量神话戏,以戏曲的形式讲述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后来,这些剧目被梅兰芳搬上舞台,并获得了持续性演出,成为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梅派经典剧目,例如《洛神》《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这些剧目不仅在当时引领了京剧演出的美学风尚,更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神话改编的演剧范型.从剧作文本及表演美学出发,以梅派神话戏的演剧形态、意象建构、传统回望等方面切入,分析和揭示梅兰芳神话题材剧目的独特审美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焦丽君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
关键词:
意象
神话戏
时空结构
演剧美学
出版年:
2024
戏剧文学
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106
ISSN:
1008-0007
年,卷(期):
20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