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属于现代诗人的“树”意象--意象背后的潜意识流露
属于现代诗人的“树”意象--意象背后的潜意识流露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贺知章的《咏柳》这首五言绝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之后,“树”这种形象在现代作家或诗人的作品中也是经常出场的“明星”。无论是艾青在抗战时期写的著名短诗《树》,将“树”的意象象征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的事实,还是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把“树”作为一种伟岸、高洁、挺拔、坚毅的象征形象来书写的结果,诗人们赋予“树”的这种种正面的形象或是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性都已经深入人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许天成
展开 >
作者单位: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第二中学,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7000
关键词:
现代诗
“树”
意象
潜意识
出版年:
2014
西江月
广西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西江月
ISSN:
1003-2819
年,卷(期):
2014.
(4)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