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长恨歌》翻译的“三美理论”探讨
《长恨歌》翻译的“三美理论”探讨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英译本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在众多译本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以及许渊冲的译本独树一帜。本文试从许先生在美学理论内的“三美”理论入手,试浅述美学理论在翻译中的体现和三美理论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两个译本的音美,意美,形美来体会《长恨歌》的独到之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马岩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关键词:
美学
三美理论
《长恨歌》
翻译
出版年:
2014
西江月
广西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西江月
ISSN:
1003-2819
年,卷(期):
2014.
(4)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