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神之不存,意将焉附--从“炼词”看《离骚》四种英译

神之不存,意将焉附--从“炼词”看《离骚》四种英译

扫码查看
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因诗歌自身语言和形式的特点以及两种文化的差异,存在着不少难点。字词作为较小的翻译单位,需译者炼“意”炼“神”,以达“形神兼备”,唯“理”唯“神”的境界。笔者选取《离骚》四个英译本,即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David Hawkes 译本及卓振英译本,在炼词方面做了对比研究,并总结出,炼词之要一在于炼意,即琢磨如何忠实地传达原意,这方面译者需注重文化承载词,也不能忽视词的状态;二在于炼神,即在现意的基础上,如何再现诗歌美学价值,这方面译者则需结合译出语的词法、语义等特点,考虑译文体裁特点,以创造佳作。

叶凡

展开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1

《离骚》 翻译 炼词

2014

西江月
广西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西江月

ISSN:1003-2819
年,卷(期):2014.(9)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