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50例脑梗死患者,对这些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的24h内进行了2次脑部CT检查,将第一次进行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发病6h内),将第二次进行CT检查作为观察者(24内),比较这两组CT区别和确诊患病类别。结果: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 (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 (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CT诊断脑梗死,可以较早准确的确诊部位和类型,对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