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麦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的次生胚状体发生研究

小麦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的次生胚状体发生研究

扫码查看
本研究首次通过幼胚和成熟胚培养,对小麦体细胞胚胎的次生胚状体发生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幼胚培养效益显著优于成熟胚,主要体现为成熟胚外植体存在严重的难以克服的微生物污染难题,其平均污染率达50%以上,而幼胚仅为0.97%.同时,叶状体化愈伤组织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幼胚极显著高于成熟胚(P<0.001).对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物的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成熟胚愈伤组织的细胞大、多呈长形或不规则形、胞质稀薄或空囊状、胞间排列松散,没有明显的分生组织区;而幼胚愈伤组织的细胞小、多圆形、胞质浓密、染色深、胞间排列紧密、具有明显的分生组织区,能分化形成体细胞胚胎,并且还发现材料"Fan-33"具有体细胞胚胎的次生体细胞胚胎发生潜力.这种优异的体细胞无性克隆特性,对优化小麦遗传转化系统,提高转基因工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Secondary somatic embryo production from somatic embryo in vitro of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伍碧华、郑有良、骆建明

展开 >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都江堰,611830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四川,都江堰,611830

小麦 组织培养 体细胞胚胎 次生体细胞胚胎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川省教育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IRT0453

2005

西南农业学报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及重庆省(区,市)农科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影响因子:0.679
ISSN:1001-4829
年,卷(期):2005.18(4)
  •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