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新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新品种桂甜161和桂甜1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基地和广西横县试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利用DPS软件对产量、果穗外观品质和倒伏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行粒数以及桂甜171的穗长和穗粗影响不大,桂甜161的穗长和穗粗随着密度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个品种的茎粗和单穗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产量和倒伏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横县试点桂甜161和桂甜171的产量高于明阳试点;桂甜171不管是植株性状、果穗性状还是产量都优于桂甜161;桂甜161在密度为46 42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桂甜171在密度为53 56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结论]桂甜161和桂甜171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是46 425和53 565株/hm2;2个品种在横县试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桂甜171是一个综合性状更优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推广潜力更好.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ies on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New Super-sweet Corn Varieties

贺囡囡、韦桂旺、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

展开 >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种植密度 超甜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综合权重

广西创新驱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桂科 AA172040642018GXNSFBA29 4005桂科 AB18221050

2019

西南农业学报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及重庆省(区,市)农科院

西南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9
ISSN:1001-4829
年,卷(期):2019.32(11)
  • 19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