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毕节市撒拉溪示范区石漠化治理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

毕节市撒拉溪示范区石漠化治理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揭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为优化示范区土地景观格局、石漠化治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典型喀斯特高原毕节市撒拉溪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0年ETM和2015年OLI的遥感影像,采用3S技术与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撒拉溪示范区主体景观是耕地,其次是灌木林地;景观转移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向林草地和建设用地转化,2010年,分别占耕地转出量的73.31%和24.75%;至2015年,分别占79.80%和19.99%;景观类型水平上,耕地、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破碎度不断加大,草地和建设用地破碎度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除未利用地外,景观斑块形状均趋于复杂化;景观整体水平上,近10年示范区景观向破碎化、复杂化、离散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结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城镇化建设及土地撂荒是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Landscape Pattern in Salaxi Demonstration Area in Bijie City

刘盼盼、肖华、陈浒

展开 >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石漠化治理 毕节 贵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502601

2020

西南农业学报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及重庆省(区,市)农科院

西南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9
ISSN:1001-4829
年,卷(期):2020.33(10)
  • 7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