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间作模式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为优化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及热带农田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在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内建立包括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种植模式的试验样地,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土壤细菌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以槟榔和香露兜单作为对照,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逐渐趋于酸性且盐离子浓度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pH、电导率、全磷、容重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在3种种植模式下细菌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间作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出现降低,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则提高.其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电导率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不影响细菌OTU总数,但通过降低pH及提高电导率而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间作模式通过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而降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却提高了绿弯菌门的丰度.可见,尽管槟榔间作香露兜体系显著降低土壤养分含量,但能改善槟榔林原位土壤细菌区系的丰度及多样性,对维持槟榔林土壤健康及促进槟榔与香露兜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Effects of Areca catechu L.intercropping 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on soil bacterial flora and diversity

钟壹鸣、张昂、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吉训志、鱼欢

展开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万宁 571533

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口570228

槟榔 香露兜 间作模式 土壤细菌群落 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

2019RC323

2022

西南农业学报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及重庆省(区,市)农科院

西南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9
ISSN:1001-4829
年,卷(期):2022.35(4)
  • 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