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前景化"理论与汉语古诗翻译研究
论"前景化"理论与汉语古诗翻译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国古诗歌创作特点和审美取向构成了汉语古代诗歌独特的魅力.汉语古诗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文人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个特点,构成了汉语古诗英译时的难点.笔者研究发现多数译本没有把汉语古诗的"言外之意"诠释出来,个中原因诸多,然最大原因,是没有做到翻译的"前景化".本文从分析汉古诗歌的创作特点出发,提出汉语古诗歌翻译要"前景化"的建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人杰、申连云
展开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
言外之意
前景化
翻译
出版年:
2009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
0.277
ISSN:
1009-4482
年,卷(期):
2009.
31
(2)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