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微观敏感性与货币政策效率——以1996~2004年为例
微观敏感性与货币政策效率——以1996~2004年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范畴,其作用的最终对象为微观主体.货币政策的最终效率依赖于微观主体的敏感性--消费的利率弹性、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弹性及银行放贷的利率弹性来决定其扩张或紧缩之效果.研究表明,中国微观主体的敏感度是比较低的,这是导致1996~2004年以来扩张性货币政策部分失效的主要原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春生、梁涛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广东,广州,510507
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广东,广州,510531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果
微观主体
宏观调控
出版年:
2009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0.26
ISSN:
1671-0231
年,卷(期):
2009.
31
(4)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