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媒时代生态环境舆论特征与建设性叙事策略

智媒时代生态环境舆论特征与建设性叙事策略

扫码查看
在智媒时代,生态环境领域舆论在新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变得流动与复杂,面临着众声喧哗下公信力弱化,民间与官方话语对抗,生态环境类议题的严肃性被泛娱乐化倾向消解,情绪化传播遮蔽生态风险等问题与挑战.值得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类舆情事件的圈层化、娱乐化、情绪化传播,也反向推动官方媒体传播话语的温暖转向和人本关注.未来可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提升生态环境热点事件的建设性叙事与舆论引导力.物理层面,从管理到治理,自上而下搭建生态环境舆论引导前瞻布局;事理层面,多源流、跨平台媒体专家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提升最大化;人理方面,面对受众圈层精准传播,转化话语策略,讲好生态故事,打破"专家—媒体—公众"沟通壁垒.总而言之,生态环境热点事件舆论引导过程可看作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动力,需实现舆论引导与以人为本的双核驱动与双向互动,这也是检验未来智能媒介化社会中生态环境舆情引导能否多方共赢、协同创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

喻国明、杨雅、滕文强、苏芳

展开 >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认知传播实验室(北京 100875)

展开 >

生态环境舆论 建设性叙事 可持续发展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2024

新闻爱好者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新闻爱好者

影响因子:0.55
ISSN:1003-1286
年,卷(期):2024.(3)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