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探究"文化的数据":后人文主义媒介史书写的兴起与发展

探究"文化的数据":后人文主义媒介史书写的兴起与发展

扫码查看
数字媒介如何影响媒介史书写?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学说史的方式追溯并勾勒出一条以后人文主义取向为核心特征的媒介史发展脉络,并据此探讨其时代意义、学术价值及学科定位.本文认为,后人文主义媒介史书写的基本视野在20世纪80年代由弗雷德里希·基特勒所开启,基于理解数字革命冲击这一目标,基特勒关注媒介对人类文化历史境况的构成性影响,并通过对后结构主义历史学的借鉴与改造,构建起一个以媒介技术为中心、探究媒介如何通过设定信息数据流通方式塑造人类文化的历史研究范式;在21世纪前后,以丽莎·吉特尔曼为代表的学者在秉承基特勒研究视野的前提下,反思早期范式将技术逻辑看作媒介物件内在属性、将技术形式本质化的"硬件"式预设,并且借助作为行动者网络理论关键概念的"铭文"来理解技术形式与传播实践的相互构成,使得媒介史研究在聚焦媒介能动性的同时,兼顾复杂多元的社会语境对媒介形态的塑造作用.从基特勒到吉特尔曼,后人文主义媒介史书写经历二十多年发展,成为观照人类文明历史形态的崭新路径,并且面向人文学科知识史而呈现出"元学科"的雏形;在中国语境下,媒介史研究也为理解中华文明历史变迁、定位新兴技术变革提供了来自媒介技术面向的阐释.

陈鑫盛

展开 >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媒介史 后人文主义 媒介学 媒介考古学 传播学说史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

2023EXW003

2024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新闻记者

CSSCI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87
ISSN:1006-3277
年,卷(期):2024.(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