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制造"梦境":技术怀旧视角下的中式梦核实践

制造"梦境":技术怀旧视角下的中式梦核实践

扫码查看
本文从"技术怀旧"的理论视角出发,考察中文互联网中的"梦核"实践.梦核这一发源于欧美的在线美学形式来到中国后,在中国城市"Z世代"与本土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规范等因素的协商下,被转译为他们应对社会变迁和传统消逝的自我科技,并由此开启了显著的日常面向.梦核作品的生产体现为通过对过时媒介美学的模仿和创造性重建,再现一个可供穿越的逝去时空并为其注入超现实的审美体验,进而引导一种"留在过去"和"回归现实"的辩证性.围绕梦核作品的生产与观赏是在怀旧文化框架和社会框架下展开的.根植于特定社会结构的世代记忆催生出形态多样的怀旧叙事,彰显出了梦核亚文化的共识潜能,但梦核制造的并非是属于所有人的"梦境",地理区隔、阶层鸿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也令部分人对梦核作品难有共鸣.

黄顺铭、刘欣庭

展开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梦核 技术怀旧 反思性怀旧 阈限 记忆 "Z世代"

2024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新闻记者

CSSCI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87
ISSN:1006-3277
年,卷(期):2024.(9)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