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刘禹锡赋中的士不遇情结及其心理成因

刘禹锡赋中的士不遇情结及其心理成因

扫码查看
基于时代环境与个体差异,刘禹锡赋汲取并发扬了传统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基本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呈现出鲜明的贬谪主题和怨怼幽愤的情感基调,同时又接受儒家入世思想的熏陶,开辟了一种俟时奋起、积极乐观的风格。从代偿与挫折心理角度来看,刘氏所作之赋实际上就是以"穷愁著书"作为"见志之具",释放长期压抑的士不遇心理,从而寻求内心的平衡。

李忠洋

展开 >

贵州警察学院 理论教育训练部,贵州 贵阳 550001

刘禹锡 士不遇 挫折的ABC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019)

19XJC751011

2024

新乡学院学报
新乡学院

新乡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77
ISSN:2095-7726
年,卷(期):202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