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对满足粮食生产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 2011-2022 年中国 31 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并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农地流转水平、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生产安全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平衡和深化不同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服务粮食生产的效率;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与粮食生产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曲丽丽、李美娆、刘畅
展开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粮食生产安全
农业技术创新
农地流转
风险分散
出版年:
2024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习与探索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
ISSN:
1002-462X
年,卷(期):
20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