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汶川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地质环境灾害损害了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而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防疫过程将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地震直接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多样性保护应该坚持系统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开展地震对灾区生物多样性评估、优先恢复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恢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展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大对灾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外文标题: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Restore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潘树林、郭宗峰
展开 >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恢复
出版年:
2010
宜宾学院学报
宜宾学院
宜宾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185
ISSN:
1671-5365
年,卷(期):
2010.
10
(6)
被引量
3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