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病理特征,研究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100份病例,采用SP法来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ER、PR和CerbB-2等免疫表型,数据采用SPSS 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案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病理确诊为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88例(88%);交界性(不典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1%);恶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患者11例,(11%)。临床表现,乳头溢液40例(40%);乳腺肿块21例(21%);乳头溢液并乳腺肿块7例(7%);无特殊症状,因体检或手术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32例,(32%)。结论:临床表现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乳头溢液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乳腺肿块;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以乳房肿块占大多数,其次是乳头溢液且以血性溢液为主。本组研究建议,将良性、交界性、恶性三分法,简化为低级别、高级别乳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两分法。本组认为,掌握临床表现差异,明确病理诊断和免疫表型,极大地增加了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