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浆溶血磷脂酸平均为8.63umol/L,酸性磷脂平均为4.95u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15 umol/L和2.14 umol/L,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溶血磷脂酸降至4.67 umol/L,酸性磷脂降至3.54 umol/L,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增高,治疗后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明显降低。②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可作为临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指标,并可通过此项指标对疗效和病情发展进行监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蔡芬、宋治、陈皓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 410000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414000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浆溶血磷脂
酸性磷脂
临床分析
出版年:
2015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ISSN:
年,卷(期):
2015.
(9)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