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血清胆碱酯酶变化对判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

血清胆碱酯酶变化对判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在重症医学科中接受治疗的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55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44例,死亡组1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服毒物史(服毒物的种类、剂量、就诊时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时的临床特征、哥拉斯昏迷程度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入科后在48小时内重复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服毒量、平均就诊时间、初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活性水平方面无差异.死亡组初始的碱剩余、动脉血氧分压、哥拉斯昏迷程度评分均低于生存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高(p值均小于0.01).在中毒的起初48小时内,若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无上升,其死亡风险升高p=0.000,优势比=36.8,95%可信区间:(5.63-240.00)];若其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活性水平上升,其死亡风险下降[p=0.001,优势比=0.02,95%可信区间:(0.01-0.508)].结论:早期检测和监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可为重症医学科医师临床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提供参考价值.48小时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不升是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朱泽湘、李兴、周亭宏、曹晓宇、卢婷、梁艳、何家芬、豆周林

展开 >

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 410100

血清胆碱酯酶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预后

2015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ISSN:
年,卷(期):2015.10(1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