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比较研究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比较研究

扫码查看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4个自然种群的9个同工酶基因座.4个种群均在Es-1、Es-2、Es-4、Mdh-1、Mdh-2及AAT-1基因座上存在遗传多态现象.路南长湖、楚雄、蒙自3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6~0.0173, 平均值为0.0105, 表明其遗传结构基本相似.丽江种群与上述3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421~0.2035, 平均值为0.1765,表明丽江种群与上述三种群已有了遗传分化.丽江种群近交系数较大,近亲繁殖程度较高.种群遗传结构的差异可能与不同蠹害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sozymes in Four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f Tomicus piniperda L.for Yunnan Province

邹平、叶辉、谭德勇、昝瑞光

展开 >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云南大学生物系,昆明65009

纵坑切梢小蠹 同工酶 等位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近交系数

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1999

遗传
中国遗传学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遗传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82
ISSN:0253-9772
年,卷(期):1999.21(6)
  • 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