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利用染色质结构检测技术研究乳腺癌易感蛋白BRCA1转录激活区突变

利用染色质结构检测技术研究乳腺癌易感蛋白BRCA1转录激活区突变

扫码查看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突变引起的遗传性乳腺癌占40%~50%,其突变引起的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比例至少为80%.许多乳腺癌易感突变发生在BRCA1 C末端转录激活结构域(1560~1863 aa),但该区域大部分突变导致何种表型(良性多态性或乳腺癌易感突变)目前还不清楚.由于染色质结构调节是基因转录调节的早期事件,该文基于lac阻遏物识别和结合lac操纵基因的原理,利用染色质结构检测技术比较BRCA1转录激活结构域不同突变体与野生型的染色质伸展活性.将1种野生型、2种良性多态型(S1613G和M1652I)和4种乳腺癌易感突变型(A1708E、M1775R、W1837R和Y1853term)转录激活区片段以正确相位融合于lac阻遏物的下游,得到野生型重组质粒pwt和pS1613G、pM1652I、pA1708E、pM1775R、pW1837R及pY1853term 6种突变型重组质粒.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这些重组质粒分别转染AO3-1细胞后均表达了相应的融合蛋白.对这些重组质粒的染色质伸展活性检测表明,野生型pwt和两种良性多态性突变体不具有染色质伸展活性或只有极微弱的染色质伸展活性,而其他4种乳腺癌易感突变体均具有过强的染色质伸展活性,提示利用染色质伸展技术可预测BRCA1转录激活区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表现型的关系.
Studies of Mutations in BRCA1 Transactivation Domain by Visulization of Chromatin Structure

叶棋浓、胡艳芬、钟红君、李熔、黄翠芬

展开 >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系,弗吉尼亚,22908

BRCA1 乳腺癌 染色质 转录激活

2002

遗传学报
中国遗传学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遗传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1
ISSN:1673-8527
年,卷(期):2002.29(11)
  •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