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漳州市一次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

漳州市一次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FY-4A卫星和NEC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2 年3 月26 日漳州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西南急流、低层切变、地面辐合线及冷锋相配合的有利环流背景下,850 hPa比湿达12~15 g/kg,700-500 hPa的最大垂直速度达-2.0 Pa/s,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及地面辐合线的作用导致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中高层西南急流造成的水平风垂直切变达14m/s,进一步加强了对流系统的强度;漳州市东北部喇叭口地形效应使西南气流产生地形辐合,低层暖湿气流抬升,进而增强低层水汽辐合,湿球0℃层高度4.3 km,有利于大冰雹的发生;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上超过60dBz的强反射率因子、三体散射、旁瓣回波、回波悬垂、有界弱回波区、液态含水量(VIL)跃增、持久深厚的中气旋,对于冰雹天气的识别和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林辉、周群、黄奕丹、程晶晶、陈锦鹏、杨德南

展开 >

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漳州市气象局,福建 漳州 363000

强对流天气 环流背景 演变过程 漳州市

福建省气象局短临科技专项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2D08ZZ2023J13

2024

海峡科学
学会杂志社

海峡科学

影响因子:0.247
ISSN:1673-8683
年,卷(期):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