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武水河上游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来源分析

武水河上游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来源分析

扫码查看
生态功能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位于南岭生态功能区的流域——武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流域上游交通运输用地、采矿用地、工业用地、耕地及林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品,分析7种重金属Cd、As、Cu、Hg、Ni、Pb、Zn的含量特征,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的程度,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研究结果显示,武水河上游地区土壤重金属Cd、As、Cu、Hg、Ni、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28、72.44、54.62、0.27、68.32、72.29和158.42mg/kg,均高于土壤背景值,其中采矿用地土壤重金含量除Hg外均高于其他类型土壤.均值状态下土壤中Cd和As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5.07、3.25,其中采矿用地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可达13.59;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采矿用地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工业用地,林地呈安全状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采矿用地和工业用地达到了强生态危害,其他类型土壤为轻微生态危害,而采矿用地土壤中Cd达到极强生态危害,As为强生态危害.土壤重金属来源研究结果表明,As、Cd、Cu和Zn来源于矿山开采及工业活动,Ni和Hg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Pb则来源于交通运输.研究认为:武水流域上游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Cd和As是区内主要的风险因子,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以及工业活动.
Contaminant Assessment and Sources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from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ushui River

罗飞、巴俊杰、苏春田、潘晓东、杨杨

展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武水流域 不同利用类型 土壤重金属 污染风险 来源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桂林市科技局重大专项项目

2018JJA150151DD2016030320180101-3

2019

岩矿测试
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岩矿测试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44
ISSN:0254-5357
年,卷(期):2019.38(2)
  • 1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