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潮间带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潮间带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粒度是反映沉积动力特征的重要参数.潮间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其沉积物在输移和沉积过程中记录了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在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 口外海滨段潮间带浅滩采取2根柱状样沉积物(BLH1、BLH2)进行粒度分析,通过图解法、对比法分析碧流河口潮滩柱状样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并指出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BLH1、BLH2粒度组成相似,均以砂质粉砂与粉砂质砂为主.砂含量均值为40.6%,粉砂含量均值为52.6%,黏土含量均值为6.8%,平均粒径均值为4.7Φ.(2)频率分布曲线主要呈现不对称双峰且偏向粗颗粒一侧,概率累积曲线形态变化相似,跳跃组分含量最高,且跳跃组分还可细分为两段,说明该区域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环境多变.(3)沉积物粒度自下而上呈现由粗到细的趋势,这可能与碧流河输送的泥沙在河口附近不断淤积并向海推进,导致潮滩高程逐渐升高、水动力逐渐减弱有关,而表层沉积物有粗化现象,可能与辽东半岛沿岸泥沙流及其东北西南向的潮流方向有关.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径流来沙、所在陆源与岛礁基岩风化有关;沉积过程受潮流波浪动力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外文标题: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COLUMNAR SEDIMENT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BILIU ESTUARY ON THE EAST COAST OF LIAODONG PENINSULA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威、苏世兵、李宁
展开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沉积环境
辽东半岛
碧流河口
基金:
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
项目编号:
60618006
出版年:
2021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云南大学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影响因子:
0.337
ISSN:
1001-7852
年,卷(期):
2021.
33
(2)
参考文献量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