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短葶飞蓬光合生理生态的初步研究

短葶飞蓬光合生理生态的初步研究

扫码查看
研究了人工栽培的短葶飞蓬4月龄、开花前期和开花期植株及草地和疏林下野生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晴天,光合日进程曲线呈"双峰”曲线型,"午睡”现象明显.强光下光合作用"午睡”的原因是气孔限制.在气候因子中,空气湿度低与"午睡”现象关系密切.短葶飞蓬4月龄、开花前期和开花期植株的光合补偿点在相同时段无显著差异,上午和中午则差异显著,上午为10~15μmol/(m2@s),中午为25~30 μmol/(m2@s).光合饱和点上午都为1 500μmol/(m2@s);中午4月龄和开花期植株上升为1 750μmol/(m2@s),开花前期的没有改变.空旷草地和疏林地的短葶飞蓬的光合特征出现了趋异适应,草地生境的光合补偿点和光合饱和点高,而林下生境的适应于低光照,光合补偿点和光合饱和点都低.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Photosynthesis of Erigeron breviscapus

苏文华、张光飞、王崇云、党承林

展开 >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短葶飞蓬 光合特征 环境异质性 适应

2001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影响因子:0.663
ISSN:0258-7971
年,卷(期):2001.23(2)
  • 2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