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现代声景观与中国佛教建筑声境

现代声景观与中国佛教建筑声境

扫码查看
声景观(Soundscap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公元1929年,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理论框架渐趋明晰.佛教声境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公元400年左右,并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而本土化,历经千年,形成了系统的声境说,成为中国佛教建筑声境规划、设计、营造的理论依据,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声境"概念和现代"声景"概念相近,但范围更广,范畴更多,表述更严整,表现更系统.它以独有的"动相声境""静相声境"理论与实践,借助各种建筑营造手段,把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所有感受方式都引入精心构建的全方位、沉浸式的多维建筑声境中,以实现教化.借鉴佛教建筑声境的设计思想和营造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立于新的教化的原点,获得新的创作维度,以丰富、完善现代公共建筑声境的规划、设计、营造,并为构建中国化的现代声境学提供厚实的基础.
The Modern Concept of Soundscape and the"Sound Realm"of Chinese Buddhist Architecture

李家泉、朱静宇

展开 >

昆明文史研究馆(昆明650228)

声景观 声境 佛教 建筑

2024

云南建筑
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云南省设计院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建筑

影响因子:0.011
ISSN:1004-3640
年,卷(期):2024.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