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复合型治权结构及行动逻辑:历史底色与现代启示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复合型治权结构及行动逻辑:历史底色与现代启示

扫码查看
乡村治权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治权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既有研究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权结构的认识,强调从精英/能人的能动性出发,或是侧重于精英权力存在的社会组织土壤.然而这样认识路径,既弱化了传统共同体内涵的整体性权力面向,也遮蔽了边疆乡村社会复杂而又特殊的治权结构事实.通过中国西南区域农村深度调查材料发现,传统时期的治权结构表现为整体性权力与个体性权力的复合支配,具有三层逻辑意涵:一是作为权力化身的整体对个体的支配,二是拥有权力的个体对处于服从地位的个体的支配,三是整体性权力支配往往优先于个体性权力支配.民主改革以后,复合型治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历史的底色尚未完全褪去.在当今社会,探析复合型的治权结构及其嬗变进路,促进治权结构的现代化,最终转向整合式的治理图景,无疑对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of the Compound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Action Logic of Village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Borderland of China:An In-depth Rural Investigation Study in Southwest China

吕进鹏、裴元圆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乡村治理 边疆民族地区 乡村 治权结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16JJD810004”16YJC810011

202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8
ISSN:1672-867X
年,卷(期):2020.37(2)
  •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