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视角

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视角

扫码查看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The Configuration Eff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杨毅、贺浩浩、张琳

展开 >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重庆文化产业研究院,重庆400715

民族地区 文化遗产 遗产旅游 可持续发展 定性比较分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18YJA760071SWU2209206

202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8
ISSN:1672-867X
年,卷(期):2022.39(4)
  • 6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