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采摘菜薹对油菜后期菜籽产量及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以期探索多用途高产的油菜栽培模式。基于大理州本地油菜栽培管理模式,在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薹,并对菜薹的重量进行称重记录,菜薹采摘后,油菜继续生长至籽粒成熟,测量、分析不同处理的油菜形态农艺性状及产量农艺性状。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苔处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分枝部位、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在菜薹采摘后比对照(CK)有明显降低或减少趋势,每角粒数和再分枝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对油菜的茎粗、有效分枝数、单株生产力和菜籽产量影响不显著,可有效增收菜薹9296。7 kg/hm2,结合油菜籽产值,采薹比不采薹油菜增值213。5%。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摘菜薹这一农艺措施,在不影响菜籽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了菜薹,达到高效增产的效果。初步认为,在低海拔、光热资源丰富的干热河谷地区,"菜油两用"栽培管理模式作为油菜的一种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具有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