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云南大围山地区55年来可利用降水量与干旱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云南大围山地区55年来可利用降水量与干旱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云南大围山地区1960-2014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应用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经验公式计算了可利用降水量,并以降水量计算SPI(标准化降水指数)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55 a来可利用降水量和干旱的年际、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年可利用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呈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且年和秋季可利用降水量在偏冷(偏暖)时段,较多年平均值偏多(偏少);年和秋季干旱强度呈增强趋势,春、夏、冬季呈减弱趋势.(2)年和四季可利用降水量分别存在18 a、16a、27 a、18a和11 a主周期变化;年和四季干旱强度分布存在5 a、4a、6 a、6a和20 a主周期变化.(3)年和四季可利用降水量均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年、夏季和冬季干旱强度均呈北部强、南部弱,而春季和秋季呈中部强的空间分布特点.(4)未来年和春季可利用降水量可能呈增加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可利用降水量可能呈减少趋势;年和春季干旱强度可能呈减弱趋势,而夏季、秋季和冬季可能呈增强趋势.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tilizable Precipitation and Drought Intensity over Yunnan Dawei Mountain Area in the Past 55 Years

王平、程清平、张开平

展开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局,云南蒙自661100

大围山地区 可利用降水量 干旱强度 变化趋势 周期变化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计划项目

2018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
影响因子:0.54
ISSN:1007-9793
年,卷(期):2018.38(6)
  • 5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