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大芩的传入与称谓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大芩的传入与称谓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对大笒的起源与称谓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综合历史传说、古籍文献和古墓壁画资料,提出大笒最早可以追溯到高句丽时期,且其流传和发展受到了西域和中国大陆音乐文化的影响。同时,对大笒名称的确立进行了讨论,说明了朝鲜民族对乐器名称的本土化改良过程,以及不同地区对大笒称呼的差异。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语言学的分析,对理解大笒的历史渊源和音乐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任笑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关键词:
大笒
朝鲜民族乐器
万波息笛
出版年:
2024
乐器
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中国乐器协会,北京乐器研究所
乐器
影响因子:
0.064
ISSN:
1002-5995
年,卷(期):
2024.
(7)
参考文献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