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蚓孔生长机理实验研究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蚓孔生长机理实验研究

扫码查看
基质酸化是碳酸盐岩增产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酸蚀蚓孔的形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碳酸盐岩基质酸化的基础理论问题.设计了考虑酸液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注酸排量三个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方案,并对取自A油田某碳酸盐岩储层的岩心进行酸液驱替实验,以分形维数及多重分形谱宽度为表征参数研究了各因素对酸蚀蚓孔形态的影响规律.优化目标是在获得最大分形维数的同时,尽量保证多重分形谱宽度最小.研究得出,在因素水平取值范围内,最优蚓孔形态对应的实验参数组合为:酸液浓度20%,温度50~70℃,注酸排量2 cm3/min.各因素对分形维数及多重分形谱宽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注酸排量、酸液浓度及反应温度.设计基质酸化施工参数时应当着重考虑注酸排量的优化.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rowth mechanism of acid wormhole in carbonate matrix

杨兆中、邓庄、于梦男、李小刚、何睿、黄河

展开 >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碳酸盐岩 蚓孔 驱替实验 X光扫描 分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酸盐岩基质酸化中蚓孔生长的三维扩散限制凝聚模型研究"

51204138

2020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影响因子:0.461
ISSN:2095-1426
年,卷(期):2020.10(2)
  • 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