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CCUS产业发展特点及成本界限研究

CCUS产业发展特点及成本界限研究

扫码查看
世界范围内CCUS(CO2捕集、利用与埋存)产业发展迅速,并且逐渐从单环节项目向全产业项目发展;捕集对象从电厂和天然气处理,扩展到钢铁、水泥、煤油、化肥及制氢等行业.目前,产业驱动方式主要有5种:政府及公共基金、国家激励政策、税收、强制性减排政策及碳交易等.我国规模集中排放CO2的企业主要以电厂、水泥、钢铁和煤化工为主,其排放量约占总量的92%.按浓度划分,以低浓度的电厂、水泥、钢铁及炼化行业为主,高浓度的煤化工、合成氨、电石及中浓度的聚乙烯行业排放源相对较少.CO2来源成本由捕集、压缩及运输3部分构成,这3项成本均受捕集规模的影响,而捕集成本还与排放源浓度密切相关,高浓度排放源以压缩成本为主,低浓度排放源以捕集成本为主.多数油田对CO2成本的承受力低于其来源成本,这之间的差距需要寻求技术、政策及市场等方面的途径来填补.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st analysis of CCUS in China

胡永乐、郝明强

展开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CO2捕集、利用与埋存 产业模式 驱动方式 成本构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6ZX05016

2020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影响因子:0.461
ISSN:2095-1426
年,卷(期):2020.10(3)
  • 2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