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微观渗流特征的水驱后残余油动用机理研究

基于微观渗流特征的水驱后残余油动用机理研究

扫码查看
为摸清水驱后残余油的形成机理及分布情况并挖掘残余油潜力,基于N-S方程建立了并联孔隙微观模型,运用相场法追踪驱替过程中的相界面,研究不同壁面润湿条件下的水驱后残余油分布特征,并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表面活性剂改变界面张力或发生润湿反转等方法挖潜水驱后残余油,研究流度比及界面张力等参数对水驱后并联孔隙内残余油微观流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岩石表面表现为亲水时,水驱后残余油主要滞留在并联孔隙的大孔道内,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可以将孔道内的残余油有效动用,表现为残余油被整体驱动.当岩石壁面为亲油时,水驱后残余油主要滞留在并联孔隙的壁面以及小孔道内,改善流度比对小孔道内形成的残余油很难达到动用的目的,但通过表活剂改变润湿性后,残余油被拉伸成油滴并聚并,最终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流度比或界面张力越小,驱油效率越高.该研究揭示了并联孔隙内水驱后残余油分布及动用机理,为水驱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Mechanism of residual oil mobilization after water flooding based on microscopic flow characteristics

杨庭宝、钟会影、夏惠芬、赵欣

展开 >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相场 N-S方程 孔隙尺度 润湿性 残余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19M661250

2020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影响因子:0.461
ISSN:2095-1426
年,卷(期):2020.10(6)
  • 7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