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圈养大熊猫营养不良综合征研究
圈养大熊猫营养不良综合征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通过血液生化检测、病理组织学、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4只大熊猫的资料,认为消化吸收障碍是引起大熊猫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原因;1.5岁之前是大熊猫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频繁排黏液、生长发育与食物转换不协调、致病菌的作用、过敏物质的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吸收和消耗负平衡;为适应营养不足,机体减少甲状腺素分泌,表现出低甲状腺素(低T3)综合征;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导致动物衰竭死亡;通过早期预防,改善发育过程中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饲喂方式,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出现慢性过程,必要时使用甲状腺素、强的松调整等综合措施,患病动物有望好转.
外文标题:
Malnutrition Syndrome of the Captive Giant Panda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成林、夏茂华、杨明海、罗毅、普天春、张金国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
关键词:
大熊猫
营养不良综合征
吸收障碍
低甲状腺素3综合征
基金:
北京动物园与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大熊猫合作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14
野生动物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动物园协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71
ISSN:
1000-0127
年,卷(期):
2014.
35
(3)
被引量
5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