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野生和人工饲养鳄蜥夏季行为时间分配及节律差异

野生和人工饲养鳄蜥夏季行为时间分配及节律差异

Comparison of Behavior Rhythm and Time Distribution from Wild and Captive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in Summer

扫码查看
为了探析人工饲养是否会导致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发生变化,2019年7月在广西大桂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置监控摄像头对22只野生鳄蜥和44只人工繁育鳄蜥进行监控,记录2种环境中被观察个体在每个时段(1 h)内每种行为的占用时长,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夏季行为时间分配方面,野生鳄蜥种群的移动、捕食及晒太阳行为时间占比极显著高于人工饲养个体(P<0.01);2种环境中鳄蜥的静栖和隐蔽行为时间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行为节律方面,当气温较高时(13:00—16:00),人工饲养个体静栖行为占比为73.04%~82.82%,而野生个体多选择隐蔽(行为占比56.82%~62.88%);野生个体移动行为占比有2个明显的高峰,分别位于07:00(5.42%)和18:00(6.02%),而人工饲养个体移动行为占比仅有1个明显高峰,位于19:00(2.34%);野生个体捕食行为有3个高峰,分别位于07:00(2.35%)、11:00(1.70%)及17:00(0.98%),而人工饲养个体几乎没有出现捕食行为(全天行为占比为0~0.08%).人工饲养导致鳄蜥的行为时间分配及节律发生变化,建议改善饲养条件和方式,以减少人工饲养鳄蜥与野生鳄蜥的行为差异.

李胜明、程瑞、钟春英、罗树毅、何明先、武正军

展开 >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6

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州,542824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来宾,546199

展开 >

鳄蜥 夏季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韶关曲江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项目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

31760623

2022

野生动物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动物园协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71
ISSN:1000-0127
年,卷(期):2022.43(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