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初步监测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初步监测

扫码查看
2020年1—12月,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3种兽类和19种鸟类,包括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水鹿(Cervus equinus)、猕猴(Macaca mulatta)、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巨松鼠(Ratufa bicolor)、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红原鸡(Gallus gallu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大仙鹟(Niltava grandis)和雀鹰(Accipiter nisus).调查到的兽类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为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IRA=10.19),其次是野猪(Sus scrofa,IRA=9.25)、水鹿(IRA=4.42)、 黄鼬(Mustela sibirica,IRA=2.36);鸟类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为白尾蓝地鸲(Myiomela leucurum,IRA=2.34),其次是白鹇(IRA=1.99)、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IRA=1.24)、红原鸡(IRA=0.75).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赤麂、亚洲象、白鹇、白尾蓝地鸲、紫啸鸫和红原鸡应为昼行性动物,野猪和水鹿应为夜行性动物.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南滚河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Diversity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mmals and Birds Using Infrared Cameras in the Nangun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陈彦一、肖剑平、王志胜、陈德明、李旭

展开 >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昆明, 650224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临沧, 677400

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

红外相机 鸟兽 物种丰富度 活动节律

云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省对下)云南省重点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项目云南省林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XKZ20090451600625

2022

野生动物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动物园协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71
ISSN:1000-0127
年,卷(期):2022.43(4)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