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桂北豆乍山岩体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干热岩资源潜力研究

桂北豆乍山岩体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干热岩资源潜力研究

扫码查看
对桂北豆乍山岩体钻孔样品进行了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岩石密度和岩石热导率测试.结果 显示该岩体花岗岩U平均含量为17.49×10-6,Th平均含量为27.54×10-6,K2O平均含量为4.64%,放射性生热率平均值6.46 μW/m3,高于地壳平均值及大部分华南其他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率值;岩石密度平均在2.57 g/cm3左右,与世界范围内花岗岩密度的平均值大致相同;岩石热贡献率主要来自Th和U的放射性衰变热,而U的贡献率相对更高.研究区岩石热导率平均为3.389 W/mK,与目前已知的花岗岩热导率平均值相近.通过本文及周边其他岩体的研究结果,结合前人资料,推断豆乍山岩体所在的苗儿山地区,乃至桂北地区的地幔热流值低于地壳热流值贡献,属于"热壳冷幔"型岩石圈热结构.根据豆乍山岩体放射性生热元素和生热率的优势,认为其干热岩开发潜力较大,可对其进行进一步干热岩评价工作.
Radioactiv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from Douzhashan pluton in northern Guangxi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ot dry rock resources

谭双、陈琪、王安东、万建军、黄剑、高翔

展开 >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7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豆乍山岩体 放射性生热率 热导率 热壳冷幔 干热岩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地勘费项目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地勘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

201917202035-62018YFA0404104Z1912

2021

岩石矿物学杂志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 矿物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岩石矿物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04
ISSN:1000-6524
年,卷(期):2021.40(3)
  • 5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