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山地区三道明水Cu-Zn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北山地区三道明水Cu-Zn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扫码查看
三道明水矿床位于北山成矿带的西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Cu-Zn矿.为了解该矿床成因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本文在前期勘探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其矿床地质特征,特别是蚀变矿化特征开展了野外及室内研究.根据热液蚀变、矿物组合及脉体间穿插关系的不同,可将三道明水矿床的蚀变和矿化划分为早、中、晚3期.其中,早期矿化以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组合,以及零星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组合为特征,相关的热液蚀变为绿泥石±绢云母,显示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中期矿化为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以浸染状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组合为特征,相关蚀变为绢英岩化,含Cu、Zn矿物(黄铜矿、闪锌矿)形成于韧性变形过程中;晚期矿化主要以石英±黄铜矿±辉钼矿脉±黄铁矿脉、方解石脉发育为特征,蚀变不明显.基于上述蚀变矿化特征的观察,并通过与区域成矿作用的综合对比,认为三道明水矿床早期可能为块状硫化物型(VMS)矿化,中期经历了韧性剪切变形驱动下的热液改造,在主剪切带富集形成了工业矿体,晚期叠加了岩浆热液有关的Cu-Mo矿化.
The geologic feature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Sandaomingshui Cu-Zn deposit in the Beishan area

高树起、王云峰、王晓东、董珍、宗飞超、狄廷川、付旭

展开 >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00

北山地区 三道明水Cu-Zn矿床 VMS成矿 热液改造

2021

岩石矿物学杂志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 矿物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岩石矿物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04
ISSN:1000-6524
年,卷(期):2021.40(6)
  • 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