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大,同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这些导致高校中相对贫困和决定贫困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因其家庭和自身经济困难,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面临学业问题。再加上成长环境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因物质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精神贫困”而成为“双困生”。本文旨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探讨如何介入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中,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帮扶,帮助他们挖掘各类潜在的支援系统,让大学贫困大学生改变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提升其自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