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教授学生精准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在平时的接触中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有着与学生相仿的年纪、相近的求学经历甚至相同的文娱爱好.因此,很多高校都安排青年教师作为大学生的班级导师、本科生导师,邀请青年教师为在校本科生讲授团课、作专题讲座,希望借助高校青年教师“双重身份”的优势,作为高校辅导员的有效补充.然而,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也难免会遇到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的矛盾.本文试图从两者的本质、目标、发展阶段、适用范围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