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胡瑗“苏湖教法”探寻中国高等教育的职业性
从胡瑗“苏湖教法”探寻中国高等教育的职业性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体(道)用(器)”并存的教育中,苏湖湖教法在当时的成功源于对“器”的凸显,让教育具了职业性,符合了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需要.从苏湖教法的职业性,让我们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属性—职业性,从苏湖教法对“器”的职业取向的凸显,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在偏离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要重新回归高等教育职业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存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胡瑗
苏湖教法
中国高等教育
职业性
出版年:
2016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
ISSN:
年,卷(期):
2016.
(30)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