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追寻简洁文字背后的深意——《登泰山记》教学倾向、内容重构及教学建议
追寻简洁文字背后的深意——《登泰山记》教学倾向、内容重构及教学建议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姚鼐创作的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三种不良的教学倾向:一是将其当成文言进行古汉语教学,有"言"无文;二是将其当成散文鉴赏课教学,有"文"无言;三是将其当成"义理、考据、辞章"进行创作论印证式教学.在新课标的统领下,实施新教材教学时,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文本特征以及具体学情.基于此,本文提出《登泰山记》单篇文本核心教学内容:一是随文积累文言现象,理解欣赏文章的语言表达;二是追寻姚鼐平淡、洗练文字背后的深意,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中将其落地、落实,可实现《登泰山记》文本核心的教材价值和教学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童志国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八中学
关键词:
《登泰山记》
文本深意
教学倾向
有效教学内容
教学建议
出版年:
2024
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报刊社
语文建设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998
ISSN:
1001-8476
年,卷(期):
2024.
(11)